南京市人大将讨论并通过《南京市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过去三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市民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这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对冲经济发展的成果,阻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市民健康”列入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运筹帷幄,尽早着手解决。
一、不良生活方式是市民常见健康问题的根源
1、普遍存在不良膳食习惯
盐摄入过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标准的盐(氯化钠)摄入量是每日6克,根据我国最近一次的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每日平均盐的摄入量(包括食盐和酱油中的氯化钠,下同)是15.9克,超过健康标准的260%。其中城市居民每日平均盐的摄入量为15.3克,农村居民每日平均盐的摄入量为16.2克,三类农村地区(东部农村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农村地区)居民每日平均盐的摄入量高达17.9克。随着含盐加工食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居民盐的实际摄入量还应大于上述根据食盐和酱油中所含的氯化钠计算的平均摄入量。来自北方地区市民的盐的摄入量明显高于上述平均水平。
食用油用量明显超标。我国居民每日食用油的平均摄入量已超过健康标准摄入量的166%,且呈继续上升趋势。
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根据我国健康膳食标准,每日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应分别为450克和150克,但目前城市居民的平均每日蔬菜摄入量仅为252克,低于健康标准44%;农村居民的平均每日蔬菜摄入量为286克,低于健康标准37%;城市居民的平均每日水果摄入量仅为69克,低于健康标准64%,农村居民的平均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6克,低于健康标准76%。
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脂肪类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上限是30%。但我国城市居民这项指标的平均水平达到35%,超标17%。
2、吸烟屡禁不止
吸烟是多种健康问题的来源。我国男性吸烟率为54%,较美国男性人群吸烟率高93%,较日本男性人群高47%。我国吸烟人群有向低龄化、女性化蔓延的趋势。我市大多数公共场所未做到禁止吸烟,这使已吸烟者无所顾忌、未吸烟者饱受其害、全社会都在为吸烟者造成的健康问题买单。
3、体力活动减少,近80%的居民缺少主动的体力锻炼
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市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静息坐态的时间明显增加。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使更多的居民成为少动人群。在城市人群中,基本无主动体力锻炼的人群高达78.4%。
4、精神压力增加,社会缺乏足够疏解压力的机制
健康的体魄包括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品格。在竞争的社会,压力不可避免。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国人精神压力的调查报告,我国城市居民在社会转型期的特色压力较为突出,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压力等等。去年,台盟南京市委曾就令人揪心的、多起青少年自杀的“红领巾死结”现象, 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调研,并在2010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提案》,《关于尽快建立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提案》。其实,精神压力在城市的各年龄组、不同的职业中普遍存在。2010年连续发生的13起富士康跳楼事件凸显尽快建立全社会疏解精神压力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问题严重
主要源自不良生活方式的肥胖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已成为市民常见健康问题。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市民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快速增加,是构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和死亡的高危群体。
据全国的资料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群达2亿、血脂异常人群超过1.6亿、糖尿病人群约3000万;且每年新增高血压病病人500万-800万,新增糖尿病病人650万。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我国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近二十年大幅度增加,城市的心脏病病死率增加73%,脑血管病病死率增加23%,农村地区心脏病病死率增加126%,脑血管病病死率增加130%。
与此同时,因医疗救治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增加,人群中存活的严重心脑血管病人快速增加。与10年前相比,我国居民中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带病生存人数增加了一倍,目前已经达到近2300万。而致残率极高的脑卒中患病人数近五年增加了160%,平均每年增加160万人。这些已经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仅住院期间治疗费用极高,出院后依然需要长期持续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依然较低和多种其它因素,大部分病人出院后不能坚持接受规范治疗,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多次复发和再住院,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根据世界银行近期的一项合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冠心病或脑卒中的治疗费用对73%的低收入家庭是“灾难性支出”(“灾难性支出”的定义:治病的自费费用/(总的家庭支出-最低生活支出)≥40%),即使对收入在中上等的家庭,这些疾病带来“灾难性的支出”的比例也达到35%。因此,即使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很难承担得起这样快速增长的终末期慢性病的支付负担。
因此,如果不尽早遏制处于这些问题最上游的“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不断增加的趋势,市民中具有各种各样健康问题且需要持续医疗服务的人数将会像“井喷”一样快速出现,这将对无数个人、家庭、各级医疗机构和政府医疗保障系统带来不可承受的巨大负担,甚至会阻碍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对改变市民不良生活方式的几点建议
政府在改变市民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市民身心健康中承担重要的责任。政府应制定有远见的策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管理目标、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积极倡导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市民健康教育、促进市民的全面健康。
1、将“全体市民健康管理”列为市政府的重要管理目标
将“全体市民健康管理”列为市政府的重要管理目标是中华民族富强的新需要。健康是市民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终最高的需求。强盛的民族必须首先是强健的民族。政府应当将全体市民的健康视为最重要的资源加以经济地和有效地管理,将有限的卫生资源更多地用于预防,帮助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健康普查(体检及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标准普及教育与个性定制化的教育);健康干预(主要针对不良生活方式而实施的运动、饮食、心理等干预措施);疾病管理(主要针对生活方式疾病人群)及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等。健康管理新理念是我国传统中医“上医治未病”、新中国成立后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及西方“循证医学”等理念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全体市民健康管理”是强市之策,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2、制定“南京市市民健康保障条例”
健康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更是每个公民对家庭、组织、社会及政府的责任。通过政府法律的形式明确个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对政府的责任,创建“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理念和环境。并且要求各种涉及市民健康的组织(如食品生产企业、餐馆、环保等)的活动不得损害市民健康,任何新建企业与项目都必须经过环境与健康的评估,否则将依法严厉惩处。
“南京市市民健康保障条例”应对“市民健康年检”做出规定。应以立法形式要求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雇主单位或雇主出资为职工、或其员工每1-2年体检一次。体检项目中要增设健康指标(如:腹围、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政府在继续承担公务员体检的同时,应同时覆盖无收入的儿童、老人、农民、和贫困线以下的人群。
全体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动态跟踪。政府要每年公布市民健康白皮书,并将市民健康指标列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量化指标。
3、实施“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工程”
设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集资的市民健康专项基金,开展全体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工程。
开展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月,在全社会范围大力提倡、宣传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并将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市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工程”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1)提倡限盐、限油的膳食:推广北京市做法,向全市家庭发放盐勺、油壶,帮助居民家庭在日常膳食中做到限盐、限油:
(2)推广印有刻度的腰带:倡导民众关注自己的腹围,努力争取达到健康标准(男性<90 厘米,女性<85厘米);
(3)进一步开展全体市民健身运动:设立市民健身日(每年一天),区健身日(每月一天),单位周健身日(每周一天),个人日健身时(每天一小时),逐步提高家庭、单位、行政区体育人口的比例。
(4)大力提倡远离烟草的健康理念:鼓励吸烟者戒烟。
(5)组织召开健康生活方式传播技术的研讨会:通过技术交流,提升大众媒体和传播企业的科普宣传能力。
(6)更新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使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从青少年开始。
4、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减少被动的不良生活方式
加强公共场所、办公室、学校和医院禁止吸烟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建立工作单位食堂膳食盐、油用量的政府标准,并对食堂是否执行盐、油用量的政府标准作为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对食堂常规检查的内容;在政府标准未正式应用前,应要求食堂提供低盐和低油饮食,为选择健康膳食的人群提供环境支持;
将为职工提供健康环境作为各工作机构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能,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开展工间操;
对餐馆的盐、油使用加强监管,鼓励餐馆提供符合健康标准的膳食;
提升对食品工业产品的健康评价标准,加强对食品工业产品的健康指导。
5、实施生活方式疾病管理工程及健康管理工程
在全体市民体检的基础上,对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及严重心脑血管病倾向的人群进行疾病管理,如为上述人群开具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心理调适、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等等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或延缓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生活方式对全市医疗保障体系的压力。